生活中,有些人,是聪明还是愚蠢?
8月24号,日本核污染废水开始排海,消息一出,全国上下,竟然掀起抢盐大潮。
人人都知道,地球上,最不缺的资源,就是盐。除了食用,工业用盐,也是海量的。
冬天建筑施工要用盐,高速路融雪要用盐,说明盐,是不值钱的。
做为食品用盐,要求的,是盐的提炼纯度,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品牌盐,归根结底,都是氯化钠。
盐好比水一样,分子结构是固定的,纯度越高,肯定越安全。纯度,取决于工艺的先进程度。
小时候穷,食物不丰富,营养跟不上,缺了碘,会起炸腮,俗称“大脖子病”,后来盐里加了碘,起到普遍预防的作用。
现在,生活水平提高了,一日三餐营养丰富,盐里加碘,已非必要,出于传统,有了加碘盐和不加碘盐两种。
至于“低钠盐”,才疏学浅还搞不懂,氯化钠,分子式是固定的,钠究竟低在哪里呢?
中国之大,幅员辽阔,我们的食用盐,80%来自于矿盐,和海洋没什么关系,和日本核废水排海,也风马牛不相及。
明知盐是充足的,为什么还要抢?一是恐慌,二是跟风,三纯粹是凑热闹。
当今社会,诚信出现一些危机,产品质量频频曝出问题,很容易让人以偏概全,怀疑一切。
对于国家重点监管的食用盐,质量应该还是可靠的。盐,做为一种廉价必需品,原材料充足,也没有什么暴利,是不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,去造假的。
我做为家庭妇男,购买食材几十年,基本的做法是:逛超市时,顺手买几包盐,加碘的、不加碘的、海盐、矿盐、贵的、便宜的,不同厂家,不同品牌,错开都买一些,家里永远有个七八袋盐就好。
家里永远有几袋盐就好
这样做的好处是,即便万一有某种品牌,质量有点小问题,也只是少量短期摄入,不影响长远。
除了买盐,其它食品,也是一个道理,要健康,就不能便食,长期依赖一种品牌,一种东西,一旦有问题,就会对健康有大影响。
想想疫情期间,囤了大量普通口罩,突然放开,却买不到N95,买不到普通感冒药。人算不如天算,囤再多东西,方向搞错了,也无意义。
生活中,要有必要的储备。银行里存些钱,手里有些现金,家里有一个月的粮食干货,油盐酱醋茶,也应该有一个月的储备。有紧急情况,就可以稳坐钓鱼台,不去哄抢,给市场添乱。
至于日本核废水排海,是一个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daqingyana.com/dqyxw/142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