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时期的“禁盐制夏”措施是什么?其实施的困境有哪些?食盐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,所谓“十口之家,十人食盐;百口之家,百人食盐”。在北宋经略西北边疆时,食盐扮演着边疆经略工具的角色。
北宋之初,太祖对西北采取怀柔态度,夏州政权与北宋保持着互不侵犯、互相往来的良好关系。
太宗时期,李继捧继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时发生权力危机,太宗欲借此将夏州政权之地纳入宋朝管辖。此举遭到以李继迁为首的党项大族反对,双方为此进行了十数年的反复争战。
因夏州政权据有青白盐产地,“蕃部”多以青白盐与北宋陕西沿边的鄜、延、环、庆、仪、渭等地民众换取粮食,形成了盐粮易物渠道。
为减轻李继迁扰边压力和稳定西北边疆,在综合考虑夏州经济结构和“蕃部”生计需求后,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提出了“禁盐制夏”的经济制裁措施。
宋夏之间的青白盐问题向来为学者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daqingyana.com/dqyxw/139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