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,有着百味之祖的称号。
平时做菜没有放盐我们就会觉得没有味道,难以下咽。
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《李尔王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,
李尔王问三个女儿有多爱自己,大女儿和二女儿费尽心思,说了很多甜言蜜语,唯独小女儿说道:“父亲,我爱你就像爱盐一样,不多不少。”李尔王听罢大怒,罢黜了小女儿,将她驱逐出自己的国度。
之后李尔王吃到了一顿未加盐的宴席,才幡然醒悟,小女儿的爱是多么珍贵。
作为资深吃货的苏东坡也曾写下“岂是闻韶解忘味,尔来三月食无盐”的诗句,盐在烹饪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。
那么盐是从哪儿来的呢?
从来源来说可以分为陆上盐和海盐,海盐大家都知道,是取自海水加工而来,陆上盐又分为岩盐、湖盐、井盐等。
岩盐是指在地下或山洞内开采的食盐,其形成年份往往有几百万年之久,所以拥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,大青盐便是历史悠久的矿物盐。
成书于汉代,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:“主名目、目痛,益气、坚肌骨,去毒蛊;大盐令人吐”,大青盐也被称为“矿物中药”。
大青盐的咸味相较于海盐会更低,矿物味和土壤味会更重,并且颜色偏黄,颗粒更大,用来烹饪调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,也有部分人用来佐餐和装饰,用途广泛。
湖盐是因为气候变化或者地壳变动,一大片水域被陆地封闭,成了内陆湖,经过日晒,水分蒸发,湖中的盐分便累积了起来,在湖中微生物的长期作用下,咸度相对更为柔和。
湖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西北地区,人迹罕至,远离污染。
历史悠久的盐湖北大池便位于内蒙古大草原深处,占地万亩,由于盐的品质和纯净度非常高,自唐朝时起便上贡盐根给朝廷。
又因为古代交通不便,北大池产量又有限,所以在当时北大池的湖盐只有贵族才能享用,非常珍贵。
井盐类似于岩盐,但有地下流动水源,再被人挖井开采出来,所以叫做井盐,
生产井盐包括凿井、采卤、制盐等步骤,钻井技术在井盐生产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,盐井开凿好以后,通过输卤竹管汲取卤水(即浓度不同的盐水),随后将卤水运送至
煮盐、煎盐处,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制得可供食用的盐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