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医罨敷疗法
蒙医罨敷疗法的概括
蒙医罨敷疗法是利用药物及物品,敷于人体表面的某一部位,通过给以热或冷刺激,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。
蒙医罨敷虽然可以用多种药物和物品,但主要采用金属类、石块、冰块、冷水、青盐、泥土、沙子、毛绒、油类、酒类、芝麻渣、酒糟、瓦片、砖头等物品及专用药物。
一、
巴达干性病、寒性赫依病、消化不良、痧症、黄水病、血寒凝结、热刺痛等疾病。
二、
浮肿、黄疸性疫病、瘟疫、麻风、中毒症、热性水肿、肥胖症、皮疹等疾病,以及刚进食后,均不宜用本法施治。
三、
蒙医罨敷疗法分热罨敷与冷罨敷两种。用热性药物和物品施罨,或将所用之药物和物品适当加热后施罨,称之为热敷;用寒性药物和物品施罨或将所用之药物和物品加以冷却后施罨,称之为冷罨。施罨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:
(1)根据病情,相应地选定施罨部位,热敷或冷敷,以及要用之药物和物品。
(2)将要用之药物和物品,按规定进行加热或冷却,以备用。
(3)清洗施疗部位,将准备好的热或冷的药物或物品敷于该部位。
四、
(1)施行热敷时,要特别注意药物或物品过热而烫伤皮肤。
(2)要注意避免触及、刺激由外伤造成的开放性创伤。
(3)根据患者体质强弱、疾病之轻重以及罨敷之冷热程度灵活掌握施疗时间,一般应持续30~40分钟为宜。
(4)热敷施疗完毕后,要注意不使患者受风着凉。特别是出汗的患者嘱其格外注意。
五、
蒙医罨敷疗法具有调节三根、改善气血运行、增强胃火、促进食欲健壮身体、加强五官功能,特别是止痛消肿等作用显著。
六、
(1)眼外伤肿胀者,施以冷水冷敷。
(2)肠刺痛,药用麦冬、枇杷叶与冷水配伍,腹部冷敷。
(3)热性刺痛,宜用水底冷石或犁铧冷铁冷敷。或用沙参与醋配伍冷敷。
(4)鼻出血不止,宜用星水或水潭底的黑泥浆,在前额两眉间与脑后枕骨部冷敷。
(5)痛风病患部灼热肿胀者,宜用苦参粉末与冷水调和冷敷。
(6)血症、希拉病、热性痧症等病,用水底冷石冷敷。
(7)因热邪而嗓喉疼痛、肿胀者,将黄花蒿浸泡水中煮后,取其冷却的渣滓施以冷敷;或从年久的灰墟中取冷灰施以冷敷。
(8)由伤热及骚热引起的刺痛等症,在局部喷激冷水或将冷水灌于塑料袋中冷敷亦可。
(9)由肉类中毒引起的喉闭发热者,药用麦冬粉末与雪水或冰水配伍,在局部冷敷。
(10)因血热齿痛作肿者,用冷水或不照日光的泉水或水潭底泥浆冷敷。
(11)痧症、毒物或恶血侵于胃者,宜用卷丝苦苣苔、酸横叶、枇杷叶浸泡水中煮热后,布包热敷。
(12)消化不良及痧症,将青盐在铁锅里炒热后,装入布袋,腹部热敷。
(13)肾寒刺痛及小便不利者,宜用干酒糟烘热,在膀胱部布包热敷。
(14)赫依性刺痛,宜在毛毡片上涂油加热敷于患部,然后用加温之水中石置于其上。
(15)产后小腹、腰肾部等处刺痛者,取土以酒润温加热后敷于患部。
(16)寒症赫依引起的多尿和尿频,宜用热砖热瓦热敷。
(17)肛门蛲虫病,用红枣烘热外敷。
(18)寒性脱肛,先用温热之酒或牛乳洗脱出之肛,并轻轻推进原位,然后用涂油加热之瓦片热敷。
(19)腰肾寒症,用猞猁毛或狼毛加热后敷于患部。
(20)寒性闭尿,宜芝麻油渣及鸽粪加热,在膀胱部热敷。
(21)关节黄水病,将羊粪用酒润湿加热后局部热敷。
(22)由黄水引起刺痛者,宜将驴骨水煮,趁热敷于患部。
(23)创伤之血在体内凝结者,宜将水中石加热后热敷。
(24)肝血瘀结者,以旧墙上的松土或落于塔上之土炒热,布包热敷。
(25)消化不良及寒性痞块,宜将鸽粪加热热敷
(26)虫痧症,宜用独活之根或叶,水煮后敷于腹部。
(27)关节黄水病,用酒浸砾石,加温后热敷。
(28)陈热及赫依性刺痛,用虫蚀的鹅卵石和陈骨加酒烘热外敷。
注:该疗法由医师操作或在医师指导下操作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