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大青盐 > 大青盐来源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冰河船夫撇椿芽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1/7/15 15:01:17

总第期轻敲蓝字↑进入茶坊

撇椿芽冰河船夫

春天来了,暖风拂面,又到椿芽飘香时。虽然过了40年,那三棵红椿树的身影,仍不时地在我眼前摇晃。

记忆里的红椿树,深沟里的小院里一棵,小院外边的mre里两棵。mre里的两棵是爷爷奶奶在世时栽植,那棵大的比水桶粗,小的比碗口粗。小院里的那棵,是年前后,mre里那棵粗大的红椿树根上发出的萌芽,长到一人多高,母亲移植过来,栽在四孔小土窑前的院墙下面的。

mre里的两棵红椿树斑驳粗糙,树皮呈黑红色,开裂成一块块大小不规则的形状。院里的那棵年轻,母亲经常浇水,树皮光溜溜的,就像小孩子的皮肤。

mre里的两棵红椿树,大的有七八米高,生长在爷爷奶奶留下的两间倒塌的黄泥墙麦草顶房子的西边,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旁边,树身笔直,树冠覆盖着深沟一侧的几孔土窑洞,和深沟高处的两棵老柏树,树梢早已蹿到了深沟的高处,在蓝天白云下傲视山岭,笼罩着树下那棵爷爷奶奶栽植的古老弯曲的石榴树。那棵小的,生长在小路东边,倒塌的麦草顶房子和院子中间,一个红石头垒砌的猪圈和厕所旁边,树冠虽小,身躯却不失苍老高贵,近旁一棵弯腰的老枣树,和它比肩为邻。

冬去春来,两棵红椿树下的枣树和石榴树,依次花枝盛开,喇叭状火红的石榴花,和米粒样黄灿灿的枣树花,相映生辉,给贫穷荒凉的深沟和层层山岭,增添了一抹春色,就像绵延不绝、虽苦亦火的日子,带给邻居们困境中的喜悦。

在春风的滋润下,在春雨的浇灌下,红椿树戳在空中干枯的铁棍一样的树枝,慢慢生发出了嫩绿的萌芽。在天空下摇摆,在社员们饥饿的目光注视下,不起眼的嫩芽在慢慢长大,一天天泛出紫红色,梗绿叶红,就到了撇红椿树芽的时候。

刚开始时,红椿树芽只有五六公分,七八公分,站在深沟的边缘,用挠钩拉住椿树的细枝,把椿树芽撇回家,母亲用她喂的一群老母鸡下的鸡蛋,和着切碎的椿树芽,倒进炒菜的铁锅里翻炒,只需片刻功夫,就成了一道香喷喷的红椿芽炒鸡蛋,勾起饥饿的我们肚子里的馋虫。

又过去几天,小小的红椿芽,长到了一拶长,就搬一个木梯子,靠在红椿树身上,我爬上梯子,在母亲不停地嘱咐下,小心翼翼地站在树杈上,一只手扶着树枝怕掉下来,腾出另一只手去撇能勾到的红椿芽,高处的、远处的用手勾不到,就拿一根母亲递上来的挠钩,把红椿芽撇掉,坠落在深沟里的树下,由弟弟妹妹拾回家。这时候,母亲不断地叮嘱,只能撇掉椿树的嫩芽,不能折断那些连着嫩芽的、筷子一样粗细的椿树老枝。母亲说,折断了椿树的老枝,来年椿树枝就发的不旺,红椿芽自然也会减少很多。

我下来梯子,和弟弟妹妹们跟在母亲后面,把椿树芽拿回家。看着母亲择去偶尔带下来的细树枝,把剩下的椿树芽,用水井里挑回来的清水清洗干净,摊在院里摆放的筛子里、簸箩里晾晒,等到椿树芽圪焉了,丢进腌咸菜的小缸里,撒一层大青盐,过了十来天,椿树芽就腌好了,成了我们平时下饭的菜肴。

再过几天,椿树芽越长越大,越长越长,就到了卖椿树芽的时候,这是妹妹她们的任务。那时候,马屯街是农历逢二、逢七赶会,两个妹妹和下乡插队的表妹一起,?着一个大竹篮,大竹篮里放着椿树芽,出去村子往西走三四里,就到了马屯街上。她们不会吆喝,蹲在街边的墙拐角处,等待买家来问。一斤也就是两三毛,用木杆的小秤称了,卖完椿树芽,把一把毛票拿回家,往往就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。

……

母亲说,红椿树一年只能撇一次椿树芽,第二茬发出来的萌芽不能再撇,如果撇了,椿树就不旺,慢慢会死掉。

撇掉了第一次嫩芽的红椿树,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,继续着快乐生长的日子。

转眼之间,秋天就到了。红椿树上第二茬萌发的红椿芽,早已长到了一尺多长,椿树叶也长老了,但这不耽误吃饭时就菜。这时候,撇椿树叶,只能撇椿树发出的绿叶,不能带掉老枝,我踩着梯子上到红椿树上,拿一根挠钩,或者长竹竿,阔打那些带着椿树叶的绿梗,绿中泛黄的椿树叶带着绿梗落在地上,落在深沟里的小路上,拾回家里,和母亲把椿树叶捋下来,揭下绿梗的皮,一起放进腌咸菜的小缸里,撒盐腌制,切碎就饭,也是稀罕的小菜。

在那饥荒的年代,我们家的红椿树,曾经被村里的社员们仰看,被邻居们羡慕。有的社员饥饿难忍,请求母亲,春天去我家mre里的红椿树上撇椿树芽,秋天去撇椿树的老叶,母亲总是站在树下看着,生怕他们折断了椿树的老枝。

多亏了爷爷奶奶和母亲栽种的红椿树。

红椿树下,一棵棵,一大片从树根上发出来的萌芽,长到一人多高时,被亲戚们、邻居们小心翼翼地刨下来,栽种在自己家的mre里,院子里,帮助多少人渡过了饥荒,养活了多少饥饿的人们啊!

……

年4月4日清明节早晨写于孟津

作者简介:本名田战通,网名:冰河船夫、沙漠骑兵、瀍河布衣,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。曾在新疆昌吉硫磺沟部队服役,医院医师,政协孟津县委员。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孟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。出版有《西望天山》《小浪底记忆》《瀍河之子》等著作。

↑常来瀍河茶坊坐坐品味更多真实人生

点击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daqingyana.com/dqyly/9952.html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大青盐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