予慕放翁之风,良非一日。昔在黉门,诵公《诉衷情》一过,即为公之壮怀所感,乃入词章之道,迩来六载,此心未易。而习公之诗愈深,愈感公之才如江河之不尽,公之心历千古而犹炽。然今日吟坛,多为文胜质者所执,于公之诗,不无非议。公诗固有直叙少蕴,圆熟贪多之弊,然遽以公诗之俗熟者,而诬公之诗非精,此其宜乎?公之诗,复语实多,设若取其精者百千,合订一集,苟虽少陵太白再世,亦未可轻诬公诗为俗调也。予有为公正名之心,遂不辞浅陋,以钱注为本,妄择公诗之佳者,订为此集。庶几能以寸心之所悟,示公之法度襟怀于万一哉?辛丑秋日,武陵后学少白轩识。
剑南诗稿校注卷一共百五十一首,选三十八首。
▼
别曾学士
儿时闻公名,谓在千载前。稍长诵公文,杂之韩杜编。夜辄梦见公,皎若月在天。起坐三叹息,欲见亡繇缘。忽闻高轩过,驩喜忘食眠。袖书拜辕下,此意私自怜。道若九达衢,小智妄凿穿。所愿瞻德容,顽固或少痊。公不谓狂疏,屈体与周旋。骑气动原隰,霜日明山川。匏系不得从,瞻望抱悁悁。画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贱贫未即死,闻道期华颠。他时得公心,敢不知所传。
游年十八作也。盖初见曾几,几见游诗,大叹赏。谓不减吕居仁。游遂以师事之。「他时得公心,敢不知所传」,游晚年自订诗稿,以此开篇,正欲效山谷、后山,示后人以诗承也。仁人之行,庶几同一。贤哉!
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
兄去游东閤,才堪直北扉。莫忧持橐晚,姑记乞身归。道义无今古,功名有是非。临分出苦语,不敢计从违。
游兄仲高,讳升之。其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,秩满,将往游秦桧门下也。游作此诗,正欲规之。「游」「直」二字,微言大义。叶寘云:「不迫不迂,最可诵也。」
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其一
言语日益工,风节顾弗竞。杞柳为杯棬,此岂真物性。病夫背俗驰,梁甫时一咏。奈何七尺躯,贵贱视赵孟。
山谷尝用「既见君子云胡不喜」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」为韵作诗,此其体也。存之,聊示游师承江西之痕迹。
二月二十四日作
棠梨花开社酒浓,南村北村鼓鼕鼕。且祈麦熟得饱饭,敢说谷贱复伤农。崖州万里窜酷吏,湖南几时起卧龙。但愿诸贤集廊庙,书生穷死胜侯封。
放翁闲居山阴时作。时秦桧已死,秦党旋即投窜,酷吏曹泳徙崖州,颈联盖言其事也。湖南卧龙,盖言张浚,浚以主战为桧所恶,此时尚居郴州。前,游入临安,锁厅试荐送第一,秦桧孙适居其次,次年试礼部,主考置游前列,桧显黜之。以是游不得其志。退居山阴。此诗前二联状写春归山村之景,祈天、伤农之语,亦见忧思,后二联遂承起廊庙集贤之望,「书生穷死」一语,极见豪壮。
送曾学士赴行在
二月侍燕觞,红杏寒未坼。四月送入都,杏子已可摘。流年不贷人,俯仰遂成昔。事贤要及时,感此我心恻。欲书加餐字,寄之西飞翮。念公为民起,我得怨乖隔。摇摇跂前旌,去去望车轭。亭鄣郁将暮,落日澹陂泽。敢忘国士风,涕泣效臧获。敬输千一虑,或取二三策。公归对延英,清问方侧席。民瘼公所知,愿言写肝膈。向来酷吏横,至今有遗螫。织罗士破胆,白著民碎魄。诏书已屡下,宿蠹或未革。期公作医和,汤剂穷络脉。士生恨不用,得位忍辞责。并乞谢诸贤,努力光竹帛。
前四句言时之易替,五六为一结,七八为一转,遂启念曾学士之思端也。如此开篇,不徐不疾,风神摇曳。秦桧死,几因得再起,路经山阴,游赠此诗,期其有所为也,尤见忧国迫切。放翁极慕宛陵,此或亦效其体。
新夏感事
百花过尽绿阴成,漠漠炉香睡晚晴。病起兼旬疏把酒,山深四月始闻莺。近传下诏通言路,已卜馀年见太平。圣主不忘初政美,小儒唯有涕纵横。
首二联切新夏,后二联切感事。句法出没灵动,自挟纵横之气。
送韩梓秀才十八韵
束发走场屋,始得从君游。灯火都城夜,风雨湖上秋。追随不隔日,岩壑穷探搜。摩挲石屋背,摇兀闇门舟。酒酣耳颊热,意气盖九州。夜卧相蹋语,狂笑杂嘲讴。但恐富贵逼,肯怀贫贱忧。人事信难料,百战竟不侯。我老农圃间,君落天南陬。相逢会稽市,感叹岁月遒。君从上都来,倘逢旧朋俦。我穷本天命,于人宁有求。但念侯君房,不知尚痴不。君闻拊手笑,怪我狂未瘳。共谈平生旧,只欲苦死留。如何忽决去,病疟送无由。秋风坠桐叶,新霜犯貂裘。君听马蹄声,中有千里愁。
气格极高,通体类岑参赠宇文判官诗。许国肝肺,诚为激烈。尾句感人尤甚。然「百战竟不侯」此语殊为不类,游与韩梓,皆书生耳,何以竟谓百战云云,盖诗人爱好,徒为大言修饰耳。
朱子云园中观花
我鬓忽已白,君颜非复朱。花前一杯酒,不乐复何如。暮看枝上花,已觉不如早。富贵当及时,吾辈奈何老。我歌君起舞,竟日为君留。安知花无情,不解替人愁。长安二三月,花满上林中。祝君早得意,归辔听璁珑。
朱子云其人未详,盖欲赴京应试也。此首亦歌亦古,转韵急促,正见殷切嘱望之情也。
寄陈鲁山二首
诸公贵人识面稀,胸中璀璨漫珠玑。即今举手遮西日,应有流尘化素衣。旧学极知难少贬,吾侪持此欲安归。夜来风雨空堂静,忽忆灯前语入微。
其二
天下无虞国论深,书生端合老山林。平生力学所得处,政要如今不动心。旧友几年犹短褐,谪官万里少来音。愿公思此宽羁旅,静胜炎曦岂易侵。
其一进退自如,首联开篇定势,颔联方言举手遮日,又言素衣化缁,颈联才言旧学难济,转道吾侪安归,大开大合,正是放翁本色,尾联却骤然以夜雨空堂,灯前细语收束,定格于微,诚为令人难测。其二为论纵横,句法灵动,全以气御之。二首均飘忽难测,生气凛凛,宛见其人。
平阳驿舍梅花
江路轻阴未成雨,梅花欲过半沾泥。远来不负东皇意,一绝清诗手自题。
隽语。
度浮桥至南台
客中多病废登临,闻说南台试一寻。九轨徐行怒涛上,千艘横系大江心。寺楼钟鼓催昏晓,墟落云烟自古今。白发未除豪气在,醉吹横笛坐榕阴。
桧死,放翁遂出,先任宁德主簿,后调官福州决曹,此即福州任上作也。声情俱佳,不让唐人高处。
寄陈鲁山正字
平生交游中,陈子我所敬。初犹似豪举,晚乃抱渊静。独观心地初,皎若虚室镜。人知自渠事,道行君有命。青衫二十年,老色上须鬓。偶然预收召,瘦马趁朝请。退食辄杜门,不省求捷径。似闻石渠书,雌黄久未定。丁字犹恨曲,朋字竟须正。愿君试思之,鱼鲁何足订。
拳拳之意,令人振拔。盖与闲居山阴时迥乎不同矣。
海中醉题时雷雨初霁天水相接也
羁游那复恨,奇观有南溟。浪蹴半空白,天浮无尽青。吐吞交日月,澒洞战雷霆。醉后吹横笛,鱼龙亦出听。
古来江河之诗甚夥,唯海诗罕见,盖胸怀不至者,笔力必不逮也。此首全凭大家手眼,吞吐天地,壮阔无边。
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
送骑拥东城,烟帆如鸟轻。道行端有命,身隐更须名。旰食烦明主,胡沙暗旧京。临分一襟泪,不独为交情。
「旰食烦明主,胡沙暗旧京」,极佳。
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
羽檄联翩昼夜驰,臣忧顾不在边陲。军容地密宁当议,陛下恩深不忍欺。白简万言几恸哭,青编一传可前知。平生所学今无负,未叹还乡两鬓丝。
杜起莘,工部十三世孙也,以直言称。其知遂宁,放翁以诗赠之。「羽檄联翩」之语,盖言其时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。此首可为古良臣之画像,可披古烈士之肝肺。
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
白发将军亦壮哉,西京昨夜捷书来。胡儿敢作千年计,天意宁知一日回。列圣仁恩深雨露,中兴赦令疾风雷。悬知寒食朝陵使,驿路梨花处处开。
此为绍兴三十一年克复西京洛阳时作。此或可与工部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并称古今两大快诗。
送七兄赴扬州帅幕
初报边烽照石头,旋闻胡马集瓜州。诸公谁听刍荛策,吾辈空怀畎亩忧。急雪打窗心共碎,危楼望远涕俱流。岂知今日淮南路,乱絮飞花送客舟。
首联一气直下,后顾亭林诗「长看白日下芜城,又见孤云海上生」,亦此体也。中二联壮怀激烈,尾联含惜别意。扬州帅即成闵,金主完颜亮其时已死,闵引兵渡江,趋扬州。
送梁谏议
湖海还朝白发生,懒随年少事声名。极知忧国人谁及,细看无心语自平。归访乡人忘位重,乍辞言责觉身轻。篮舆避暑云门寺,应过幽居听水声。游有庵居在云门,流泉绕屋,谏议旧所爱赏。
梁仲敏,亦山阴人。居谏议职久,所论毫发无隐。此诗亦是放翁豪壮本色,所谓「工夫在诗外」者也。中二联本细琐议论之言,一经放翁手笔,便立地生花,大气磅礴。
出都
重入修门甫岁馀,又携琴剑反江湖。乾坤浩浩何由报,犬马区区正自愚。缘熟且为莲社客,伻来喜对草堂图。西厢屋了吾真足,高枕看云一事无。
修门,藉指京门。其时游方入临安岁余,坐泄密语而为上所恶,后有直言闻于上,上诘问语所从来,知为游所言,遂出通判建康府。
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
借得僧房似钓船,兼旬散发醉江天。酒能作病真如此,穷乃工诗却未然。闲似白鸥虽自许,健如黄犊已无缘。秋高更欲移家去,先葺云门屋数椽。
此首虽为长句,狂若啸歌,为放翁前期诗风一转折。该甫失意于朝,归来饮酒放胆,乃能至此。首联言醉于僧房,乃有钓船晃荡之感,意同工部「知章骑马似乘船」。颔联直融议论、抒情为一体,而不著一景语点染,全仗诗气为之,放翁七律当行本色,正在于斯。然「闲似白鸥虽自许,健如黄犊已无缘」,终是不忘庙堂。尾联有移家之语,亦自醉乡归于现实也。放翁虽有小李白之谓,究为一现实诗人哉!
夏夜泛舟书所见
山房犹复畏炎蒸,长掩柴门愧老僧。两桨去摇东浦月,一龛回望上方灯。惊飞宿鸟时呼侣,腾起长鱼有脱罾。夜半归来步松影,真成赤脚踏层冰。
此诗亦作于山阴也。盖归飞体轻,无所拘束,虽为炎夏,通篇皆闲适语,颔联远阔,颈联呼侣脱罾,自有暂脱尘网之意。尾联用工部诗意,超脱。
晨起偶题
城远不闻长短更,上方钟鼓自分明。幽居不负秋来睡,末路偏谙世上情。大事岂堪重破坏,穷人难与共功名。风炉歙钵生涯在,且试新寒芋糁羹。
以平直语而道世间共情,语自发聩不俗,如金石之音,戛戛独造。然此诗,亦放翁以偶题、村居、即事等题作诗之滥觞,此后虽不乏奇伟之句,泥沙俱下,犹当鉴之。
送王景文
张公遂如此,海内共悲辛。逆胡犹遗种,皇天夺老臣。深知万言策,不愧九原人。君近尝奏策。风雨津亭暮,辞君泪满君。
此诗为王景文罢归,经镇江时作。游时为镇江通判。首联言张浚已殁,游极崇张公,景文亦曾辟属张公,故有此言。颈联万言策为景文所上,余读之,果纵横议论,淋漓称快。尾联有不尽之意。通篇披肝沥胆,顿挫深挚,知放翁为人,一如其诗,非后世龌龊小子可讥也。而对何等人,言何等事,赠诗得体之宜,亦不可不知也。
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
城楼画角吹晚晴,梅花堕地草欲生。绮盘翠杓春满眼,我胡不乐君将行。君归吾党共增气,往往怪我衰涕横。我来江干旧交少,见君不啻河之清。北风共爱地炉暖,西日同赏油窗明。微吟剧醉不知倦,坐阅汉腊逾周正。君文雄丽擅一世,凛凛武库藏五兵。酸寒如我每自笑,顾辱刻画为虚声。乃知好士如好色,遇合不必皆倾城。君方与世作水镜,如此过许人将惊。千金敝帚有定价,周玉郑鼠难强名。失言议罚不可缓,敬白府主浮金觥。君看失脚落尘土,岂复毫发馀诗情。自伤但似路旁堠,雨剥风摧供送迎。
放翁外出通判,由有遗恨。此首颇足见之。然语自顿挫,悲慨之间,复有振起。
七月十四夜观月
不复微云滓太清,浩然风露欲三更。开帘一寄平生快,万顷空江著月明。
浩然见怀。
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
腐儒碌碌叹无奇,独喜遗编不我欺。白发无情侵老境,青灯有味似儿时。高梧策策传寒意,叠鼓鼕鼕迫睡期。秋夜渐长饥作祟,一杯山药进琼糜。
此为放翁至隆兴通判后作。颔联极具时空开合之致,而能以细笔入微。深挚动人。
寄答绵州杨齐伯左司
磊落人为磊落州,滕王阁望越王楼。欲凭梦去直虚语,赖有诗来宽旅愁。我老一官书纸尾,君行千骑试遨头。遥知小寄平生快,春酒如川炙万牛。
前四句一气而下,力道千钧。
醉中歌
吾少贫贱真臞儒,贪食嗜味老不除。折腰敛版日走趋,归来聊以醉自娱。长瓶巨榼罗杯盂,不须渔翁劝三闾。牛尾膏美如凝酥,猫头轮囷欲专车。黄雀万里行头颅,白鹅作鲊天下无。浔阳糖蟹径尺馀,吾州之蔊尤嘉蔬。珍盘饾饤百味俱,不但项脔与腹腴。悠然一饱自笑愚,顾为口腹劳形躯。投劾行矣归园庐,莫厌粝饭尝黄菹。
句句用韵,盖效柏梁台体。起有势,而铺排不避琐碎,正欲示其琳琅而陶然其间也。故谓「悠然一饱自笑愚,顾为口腹劳形躯」。
寄别李德远二首其二
李侯不恨世卖友,陆子那须钱买山。出牧君当千里去,归耕我判一生闲。中原乱后儒风替,党禁兴来士气孱。复古主盟须老手,勉追庆历数公间。
前四句开合变化,忽彼忽我。诗气、人格俱峻峭奇伟。此诗作于放翁自隆兴通判罢归时。
过玉山辱芮国器检详留语甚勤因寄此诗兼呈韩无咎右司
辽东归老白襦裙,名字何堪遣世闻。便谓与公长契阔,不知留语故慇勤。诗章有便犹应寄,禄米无多切莫分。旧见检详俸甚薄,故有此戏。倘见右司烦说似,每因风月怆离群。
此归于山阴后作也。首联自道,颔联挚语,颈联戏语,尾联慨然。赠友之语殷殷而得体者也。
游山西村
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箫鼓追随春社近,衣冠简朴古风存。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。
罢归山阴,寓情山水之间,而能存柳暗花明之意,盖心存魏阙,而知其必用,壮年心怀,可见于此。
观村童戏溪上
雨馀溪水掠堤平,闲看村童戏晚晴。竹马踉蹡冲淖去,纸鸢跋扈挟风鸣。三冬暂就儒生学,村人惟冬三月遣儿童入小学。千耦还从父老耕。识字粗堪供赋役,不须辛苦慕公卿。
颔联刻画奇。尾联用东坡诗意。放翁极慕苏诗,诗中用苏诗意者、藉其句者,皆不鲜见。
家园小酌二首
旋作园庐指顾成,柳阴已复著啼莺。百年更把几杯酒,一月元无三日晴。鸥鹭向人殊耐久,山林与世本无营。小诗漫付儿曹诵,不用韩公说有声。
其二
满林春笋生无数,竟日鸬鹚来百回。衣上尘埃真一洗,酒边怀抱得频开。池鱼往者忧奇祸,社栎终然幸散材。世事纷纷心本懒,闭门岂独畏嫌猜。
句法以气胜,而情景俱佳。放翁晚年写景诗,但尽眼前之所见,未若此时精审也。
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
舴艋为家东复西,今朝破晓下前溪。青山缺处日初上,孤店开时莺乱啼。倦枕不成千里梦,坏墙闲觅十年题。漆园傲吏犹非达,物我区区岂足齐。
颔联白描佳。颈联亦用东坡诗意。
舜庙怀古
云断苍梧竟不归,江边古庙锁朱扉。山川不为兴亡改,风月应怜感慨非。孤枕有时莺唤梦,斜风无赖客添衣。千年回首消磨尽,输与渔舟送落晖。
悠然远想。前四句皆平实语,全以句法气格胜。此与上诗,俱称佳作,然颈联已见重复之态也。
寄酬杨齐伯少卿
杨卿人材金百鍊,岐公座上初识面。十年万事不须说,犹喜归来且强健。题诗想见初削瓜,寄到茆堂已归燕。辞严意密敢轻读,呼儿炷灯重把卷。即今相望几千里,何日蝉联语忘倦。就令有使即寄书,岂如无事长相见。
句句如铸,沧桑可见。
乾社大雅常集,与古为新
编辑:少白轩
校对:少白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